国产美妆品牌被怎样打好“翻身仗”?

发布时间:2018-10-26

双11”临近,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盛宴即将开席。各大平台、商家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。美妆品牌也不例外,铆足了劲备战“双11”。

 

近年来,在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下,国产美妆品牌通过多种多样的营销方式,逐渐在大众市场站稳脚跟,甚至一些品牌在市场份额上还超过了国际大品牌。尽管国产美妆品牌在崛起,但是在高端市场始终难以和国际一线品牌匹敌,距离国际一线品牌的路还有很远。

 

电商红利 国产美妆品牌欲翻身

 

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,2017年上半年化妆品类的零售总额为1203亿元,同比增长11.3%,达到近年来我国化妆品零售增长的历史新高度。而今年1~8月,化妆品同比增速为12.6%。作为销售渠道重头的网络平台,已经成了各大美妆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。

 

经过几年的“厮杀”,国产美妆品牌在电商平台已占据了一席之地。据统计,2017年天猫“双11”排行榜单上,美妆品类的前十名中有7个是外资品牌,但百雀羚和自然堂两个国产品牌牢牢占据了前两名的位置。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,百雀羚在“双11”当天的销售额达到2.94亿元人民币,自然堂则为2.58亿元,这两个品牌均在去年“双11”销售业绩基础上实现了翻倍。

 

近两年来,国产化妆品牌全面复苏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。2015年,国产化妆品牌的年销售额首次超过了外资化妆品牌。

 

占领市场 国产品牌营销方式多

 

“从大众市场来看,目前国产品牌应该是占了上风。” 国内化妆品行业资深专家冯建军表示,从这个层面来看,国产美妆品牌确实是有一定程度的复苏。

 

冯建军分析,国产美妆品牌有几个优势,首先是国产的配方产品更适合国人使用。“千人千面,欧美的化妆品类配方不一定适合国人。而日韩比欧美化妆品受欢迎,就是因为比较适用亚洲人肤质。”冯建军表示,相对来说,国产品牌更能够“量体裁衣”,这在产品研发方面是一个很大的优势。

 

此外,国产品牌在营销方面有很大的优势。“外资品牌的营销很沉闷很单一,国产品牌的营销花样很多,费的力气很大。”冯建军表示。

 

纵观国产品牌的营销方式,如今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媒体上的广告投放。而在影视剧中大量植入,是最常规的手法。更高级的打法,是与社交手段的结合。小红书“种草”、美妆抖音短视频、“神级”广告微信朋友圈刷屏……百雀羚、植美村、相宜本草、御泥坊、自然堂等国产品牌被“安利”,让“美妆+社交”的力量大爆发,辐射众多的受众。

 

除此之外,国外美妆品牌还抓住了市场下沉的机会。国产美妆品牌大众化的定位,给打入二三线城市市场打下了基础。据了解,自然堂仅一款贴近大众的产品“冰肌水”的年销售额就超过20亿元人民币,主打产品系列“雪域精粹系列”2017年的销售额预估将达到26亿元左右,目前自然堂在护肤品市场的份额占比已经比外资竞争对手欧莱雅高20%左右。

 

国产品牌为啥被“打压”

规模小投入低创新少

 

近日,记者走访了解放碑、观音桥和沙坪坝等重庆多个大商圈,了解百货商场内各大美妆品牌的生存情况。

 

国产品牌仍受市场“挤压”

 

记者调查发现,各大商场的美妆品牌主要还是以国际品牌或合资品牌为主,显眼的专柜基本都是让香奈儿、DIOR、资生堂等国际一线品牌所占据,也有欧莱雅、兰芝、雅漾、悦诗风吟等外资二线品牌。国产品牌只有不到20%,甚至更少的份额,主要是集中在自然堂、佰草集、丸美、欧珀莱、毛戈平等几个知名品牌。

 

记者发现,在大型商圈商场的美妆专柜上,顾客选择法国和韩国品牌的最多,选购的顾客表示,这类品牌的知名度非常高,品质有保证,因此会购买。而选择国产品牌顾客则主要是认为,国产品牌更适合中国人的肤质,另外国产品牌确实也有一定的价格优势。

 

记者也询问了超过20名20~40岁女性消费者,在同等价位上,其中16位女性选择了国际品牌,只有6位选择了国产品牌。其中选择欧美化妆品的人最多,达到10人,6人选择日韩品牌。

 

大多数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的印象则还停留在价格便宜、知名度不高、服务不到位等。家住江北区大石坝的余女士表示,她平时喜欢购买韩国的化妆品,“韩国化妆品品质较高,而且也适合亚洲人肤质。”她介绍,对于国产化妆品,她主要是担心科研投入不足,研发力量薄弱,并觉得产品的创新能力不够。

 

从资本市场来看,国产美妆上市企业不仅少,而且不管是从市值还是营收来看,与国际大品牌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。

 

从2017年度的营收来比较,欧莱雅的营收超2000亿元,稍逊一点的雅诗兰黛营收则是超800亿元。而位于第二梯队的资生堂和爱茉莉,2017年营收分别超人民币600亿元和近400亿元。

 

相较之下,国内美妆龙头企业上海家化2017年度营收只有64亿元,归母(归属于母公司)净利润3.90亿元,目前市值为117.80亿元。御家汇市值仅为81.36亿元,2017年度营收16.46亿元,归母利润1.58亿元;另一家上市企业珀莱雅市值40.76亿元,2017年度营收17.83亿元,归母净利润2.01亿元。整体而言,中国化妆品企业比国际化妆品巨头的规模明显偏小。

 

从盈利能力来看,国产品牌的毛利率也大大低于国际品牌。2017年度,雅诗兰黛的毛利率高达79.39%,资生堂毛利率为76.98%,欧莱雅的毛利率为71.72%。可以看出,看到国际巨头的毛利率介于70%~80%之间。

 

而反观国产品牌,2017年度,上述几家国产美妆品牌上市公司中,毛利率最高的是上海家化,为64.93%;其次是珀莱雅,毛利率为61.73%;相较之下御家汇的毛利率最低,只有52.63%。整体来看,国产品牌的毛利则介乎于50%~70%之间,从毛利率的差距就可以看出国产品牌和国际大牌之间的差距。

 

国产品牌需要更多沉淀

 

相较国际一线品牌,国产品牌到底差在哪里?“我认为国产品牌就是沉淀不够,国际品牌好比是大学生,我们才是小学生。”冯建军表示,化妆品行业其实是一个壁垒很高的行业,其中有很多需要积淀的东西。

 

冯建军表示,其实像香奈儿、DIOR这样的国际一线品牌,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沉淀,不管是在产品开发还是推广上,都费了很大的力气。对于这些品牌来说,产品、消费者的认知度、口碑等潜移默化的东西,形成了独特的价值感。“就像说买粉底就买香奈儿,买精华就要买神仙水,这已经是深入人心的东西了”。

 

冯建军表示,而对于国产品牌来说,首先在产品研发投入方面,肯定没有这些国际大品牌投入多,因为这些投入是需要成本,需要烧钱的。所以从产品上来说,首先就落了下风。国产品牌更多的是靠营销,因为营销的效果来得快。

 

“国产品牌要成为真正的一线品牌,要抢占高端市场,甚至走出国门。就需要时间,静下来好好做品牌、做企业。”现在国内化妆品市场可以说是良莠不齐,有的商家拿瓶化妆品出来找个大明星代言都可以成为畅销产品,长远来说这对于行业是一种伤害。冯建军认为,中国的化妆品行业需要的不是聪明的商人,而是勤奋的企业家。